失眠是許多人都經歷過的睡眠問題。
根據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台灣慢性失眠症的盛行率為11%,等於每10人就有超過1人失眠!
安眠藥每年可以吃掉超過
9億 顆,位居全球第十名,且使用量持續攀升。
許多人認為睡不著、睡不好就是失眠,應該看醫生、吞藥來改善失眠問題,
但其實偶爾入睡困難、睡得不安穩並不一定能構成臨床上的失眠症。
以下就來跟各位介紹失眠的症狀、原因及治療方法~
失眠有3種,你是屬於哪一種?
- 入睡困難:難以入睡,需花費超過30分鐘才能入睡。
- 維持睡眠困難:容易淺眠或睡眠容易中斷,睡眠品質不佳,中途醒來需要一段時間(如30分鐘)才能回到睡眠狀態。
- 過早清醒:睡眠週周期較一般人短,會提早30分鐘以上起床且很難再入睡。
失眠還可以依據持續時間的天數,來區分是短期失眠還是慢性失眠:
- 短期失眠:身體不適、工作壓力或重大事故等壓力影響睡眠,導致數天或數週的失眠,症狀不會超過 3 個月。
短期失眠一般可以從解決壓力來源及搭配治療得以緩解。如果短期失眠的症狀依然持續的話,有可能會演變成慢性失眠。
- 慢性失眠:失眠症狀一週發生至少 3 次,且持續超過 3 個月,我們稱之為慢性失眠。大部分慢性失眠患者的症狀可持續長達數年。
身心疾患、慢性疾病及其他不明原因都可能會導致慢性失眠。
失眠會嚴重影響生活作息,但並不是睡不好就是失眠。有些朋友會認為自己的睡眠習慣有異常,就懷疑自己是不是失眠了。但以下的三種狀態,其實都「不算」是失眠。
- 長期睡眠不足: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出現白天精神不佳的狀況,白天的時候就需要時間補眠。但是失眠患者在白天時,可能還是無法產生睡意去補眠。
- 睡眠相位延遲:睡眠相位延遲者若提早時間睡覺時,就會出現難以入睡的情況,要延遲幾個小時後才有辦法入睡,但還是能維持正常的睡眠。而失眠患者則在任何夜晚時間都可能無法入睡。
- 睡眠相位前移:睡眠相位前移者會比一般人提早入睡(大約在晚間7點左右),在清晨三四點起床。但失眠患者無論在哪一段時間可能都沒辦法入睡。
失眠的症狀
失眠症的特性就是難以入睡,不過還有其他症狀也是由於睡眠不足所造成的,常見的徵兆與症狀如下:
- 夜間難以入睡
- 會在半夜醒來,或者太早醒
- 白天疲倦、想睡
- 易怒、煩躁,憂鬱或焦慮
- 動機或活動力下降
- 社交能力受影響
- 注意力不集中與記憶變差等問題
- 頭痛或緊張
- 腸胃不適
- 常擔心自己睡不著
失眠的常見原因
失眠的原因很多,常見的原因包括:
- 心理因素:過度擔憂焦慮、心神不寧、心情過於興奮、心情抑鬱、壓力過大等;部分精神疾病也會引起失眠
- 生活模式:輪班、吸煙、睡前喝了含咖啡因或其他刺激性飲品、睡眠習慣不良(睡前玩樂、將床用於睡覺與性行為以外的活動)
- 環境因素:環境中噪音、光線、蚊子叮咬、溫度過高,也會影響入睡
- 生理因素: 多尿、咳嗽、疼痛、胃食道逆流、呼吸困難或睡眠呼吸中止症
- 生理時鐘改變:例如旅行、時差
- 藥物:特定藥物會造成失眠,如抗憂鬱藥、腎上腺皮質激素、高血壓藥物,以及其他非處方藥。
如何治療失眠
失眠的治療,一般可採「非藥物」及「安眠藥物」兩種方式來治療。
大部分失眠患者的第一線治療方式是「非藥物」的行為治療法,讓您學習睡眠技巧,以及改善睡眠環境的方法。
而其中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刺激控制。
刺激控制主要是協助失眠患者認識床與睡眠之間的關係,重新建立睡眠的規律。
- 除了性活動以及睡覺之外,其他時間不要待在床上。
- 有睡意的時候才躺床。
- 20 分鐘內無法入睡時,先離開臥房,直到有睡意為止,可以來回重複數次。
- 每天設定鬧鐘,在固定的早上時間起床。
- 白天的時候避免打盹。
其他生活調整也可能對失眠有幫助
- 培養運動的習慣
- 檢查定期服用的藥物是否可能導致失眠
- 限制午睡的時間,午睡最好不超過30分鐘,且下午3點後不要午睡
- 避免或限制咖啡因和酒精,也不要使用尼古丁
- 睡前避免吃大餐和喝飲料
如果您已經確定診斷失眠,且這些方法對您的狀況都沒有幫助,醫師可能會建議您並開給您「處方藥」以幫助您。
但治療失眠的處方藥種類有許多,機轉也較為複雜,礙於篇幅在此就先不詳細介紹,持續關注咖米部落格,未來小編會完整介紹各類型的安眠藥唷~
安眠藥是最不得已的選擇,你需要遵循專業人員的指導。
如果在醫師評估後需服用安眠藥物,也要請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請務必遵從醫師指示用藥,不要自行決定吃多少或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