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黃素是一種天然脂溶性類胡蘿蔔素,主要存在於菠菜、甘藍、南瓜、玉米等深綠色蔬菜及橘黃色蔬果中,是身體所需的重要成分之一,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要透過飲食或營養補充品來獲取。
1.抵禦特定光線影響:葉黃素能幫助調節光線刺激,幫助3C族。
2.日常保養支持:適量補充葉黃素,有助於維持日常狀態,讓專注與敏銳度表現穩定。
3.有助於整體健康:葉黃素參與體內運作,輔助正常生理機能的維持。
1.選擇游離型葉黃素:游離型葉黃素吸收率高於酯化型,分子結構更易被人體利用。
2.長期補充:葉黃素需要至少3-6個月的持續補充才能在體內達到穩定濃度。
3.注意攝取量:每日建議攝取 6-10毫克(1)(2),衛生福利部公布每日補充葉黃素不應超過 30 毫克(3),以免攝取過量造成浪費或副作用。
※游離型跟酯化型葉黃素差在哪?別錯過營養師的精彩文章:葉黃素怎麼選?營養師解析3原則,帶你破解迷思選對產品
1.葉黃素複方優於單方:建議可選擇同時含有花青素或蝦紅素成分的產品,10:1:1 比例的葉黃素、玉米黃素、內消旋玉米黃素是黃金比例,有助於吸收與效果發揮。
2.游離型葉黃素吸收更佳:選擇游離型葉黃素產品,其分子小、吸收率高,效果較酯化型更好。
3.注意產品含量:注意產品葉黃素含量符合每日需求即可,避免過量影響吸收效果。
4.選擇適合的劑型:膠囊型產品濃度高且方便吸收;飲品或果凍型雖方便,但濃度可能較低且容易攝取過多糖分。
1.長時間使用3C產品者:如學生、上班族、電競玩家,可以幫助避免受藍光影響。
2.戶外活動者:長時間接觸陽光的建築工人、運動員......等,有助避免紫外線的影響。
3.銀髮族:隨年齡增長,體內葉黃素含量下降,適當補充有助於健康維持。
4.高視覺專注度需求者:如設計師、駕駛員......等,葉黃素有助調節專注造成的過度使用。
1.攝取過量:葉黃素過量可能導致皮膚泛黃,但減少攝取後可恢復正常。
2.特殊族群應諮詢醫師:嬰幼兒及慢性病患者、特殊健康狀況者需在醫師建議下服用。
3.避免與藥物交互作用:為避免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服藥者應諮詢專業建議。
總結來說,葉黃素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營養素,透過均衡飲食和適當補充,有助於晶亮有神。但在選擇葉黃素產品時,請務必留意成分、劑量,並根據自身需求和生活習慣,選擇最適合的產品。想要更加提升整體新陳代謝的健康嗎?快透過咖米的智能問卷評估系統來為你客製化專屬保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