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Jul, 2024

不舒服卻不知道原因?很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精神科醫師告訴您常見原因、症狀及改善方式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許多人經常會感到身體怪怪的,卻找不到確切的病因。
其實,背後的元兇很有可能就是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是控制我們身體自主功能的系統,如心率、呼吸和消化等。如果自律神經失調,可能會引發各種不適,讓人感到困擾。

目錄 

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是掌控我們身體自主功能的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透過兩者協調來維持身體的平衡,包含心率、呼吸、消化和血管收縮等。
而當這個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進而影響我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有哪些?

首先要強調,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一種「疾病」。
在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 ICD-11中,自律神經失調並沒有疾病診斷碼。
健保的疾病診斷碼是根據這份文件,因此在健保的認定中,自律神經失調並不算是疾病的一種。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生理表現、一些不舒服症狀的統稱

自律神經失調的過渡期我們稱之為「亞健康」狀態。
自律神經失調的初期往往沒有多不舒服的症狀,頂多是抗壓性開始降低或常犯感冒等小病,此時身體正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大家比較不會去注意它。
但是如果不即時改善,這種長期的自律神經失調終將導致其他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多樣,可能涉及多個器官系統。以下是常見的症狀:

  • 心臟症狀:姿態性低血壓、心跳過速、胸悶心悸、心律不整等。

  • 腸胃症狀:胃食道逆流、腹痛、脹氣、便秘或腹瀉、腸躁症

  • 呼吸症狀:呼吸急促、氣短、嗆咳等。

  • 代謝症狀:體重波動、食慾不振或過度、代謝率變化等。

  • 睡眠障礙:失眠、噩夢、夜間醒來等等。

  • 頸部以上症狀:喉嚨有壓迫感、異物感;不明原因造成的頭痛易焦慮、緊張乾眼耳鳴

自律神經失調的常見原因

現代生活中的種種因素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以下常見原因:

1. 壓力與焦慮

壓力是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最常見的原因。
長期高壓的工作、學業壓力或家庭問題都可能會打亂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平衡,觸發自律神經失調。

2. 不良生活習慣

不規律、不均衡的飲食、導致缺乏各種元素的補充都有可能引起自律神經失調。
此外,缺乏運動、睡眠不足等不良習慣也有很大可能干擾自律神經的正常運作。

3. 環境因素

惡劣的環境條件,如空氣污染、噪音和氣候變化,也可能對自律神經產生影響。

4. 內分泌失調

荷爾蒙變化、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內分泌問題可能干擾自律神經的平衡。
如女性在生理期前後、產後及更年期,都可能有自律神經失調的情形。

自律神經失調會好嗎?

好消息是,大多數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警訊,通常通過適當的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很多人都可以恢復自律神經系統的平衡,減少或消除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怎麼改善?

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方法包括:

1. 生活方式調整

  • 改善飲食習慣:
    避免甜食、炸物、酒精、茶飲與咖啡、高鈉食品;多吃能夠促進血清素分泌的食物。
    也可以多攝取相關的營養素。若有飲食相關的問題,歡迎隨時諮詢咖米小幫手

  • 多運動:
    運動能使大腦產生腦內啡,對於自律神經有幫助。建議多從事有氧運動如:慢跑、飛輪、游泳等等。
    也要注意運動時間,若是超過90分鐘以上持續高強度運動,也可能對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 

  • 有效管理壓力:
    可以學習一些放鬆技巧,例如冥想、瑜伽、深呼吸、腹式呼吸等,以幫助舒緩精神壓力。

  • 維持規律作息:
    如果沒有失眠問題,建議保持穩定的睡眠,每天睡眠時間至少6-8小時。
    規律的作息能夠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更平衡。

2. 心理療法

  • 如果心理因素是引起自律神經失調的主要原因,則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或深度放鬆技巧就可能有所幫助,實際成果仍因人而異,請諮詢相關專業人員。

3. 藥物治療

  • 在某些情況下,醫師可能會考慮使用某些藥物,如抗抑鬱藥或抗焦慮藥,來幫助管理症狀,但切勿自行使用,需經過醫師藥師的臨床判斷來給予最適合的介入方式。

結語

自律神經失調可能會對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但透過合適的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還是可以重新找回身體的平衡。
如果您發現自己有身體怪異的症狀,卻找不到病因,不妨考慮尋求專業的醫療建議,尤其是諮詢精神科醫師,以確保得到適切的診斷和治療。

作者資訊

盧佳康醫師

失眠、焦慮(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憂鬱、躁鬱、自律神經失調、思覺失調、酒癮藥癮戒治、失智症

經歷

  • 北部教學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 知名醫學大學副教授
  • 知名醫學大學副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