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Jun, 2024

流言終結者!葉黃素一定要10:2黃金比例嗎?營養師帶你破解葉黃素5大迷思

「葉黃素」對國人來說已經不算是陌生的保健食品了,也是許多3C產品過度使用者會服用葉黃素,咖米醫師們也很常看診時被詢問有無推薦葉黃素、詢問葉黃素功效、葉黃素什麼時候吃、游離型葉黃素會不會比較好等等的問題。
然而,咖米營養師發現,不少民眾對於葉黃素的認知有許多迷思,都來自流傳在網路上沒有科學證據得都市傳說,今天小編就來為各位破解~

 

葉黃素是什麼?

葉黃素(Lutein)是一種黃色的天然色素,也是脂溶性營養素,屬於類胡蘿蔔素家族的一員,在自然界中常與少量玉米黃素(Zeaxanthin)共同存在。

葉黃素無法靠我們自己製造生成,必須透過天然食物或保健食品獲得。

葉黃素好處非常多,可以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保護過度使用3C產品的人;
本身也有減少不穩定因子生成的能力,所以能使人體維持健康、調節生理機能。

這裡僅先簡單告訴大家,若你想了解更多葉黃素功效,歡迎加入Kamee咖米官方WhatsApp@,由專業臨床醫學團隊為您解答,今天就讓我們聚焦在破解市面上的流言傳聞吧!!!


Go!!!


《迷思一》葉黃素不能與β-胡蘿蔔素一起服用?

完全可以一起服用喔。

 

有些網路上的文章會誤導民眾,以為葉黃素和β胡蘿蔔素是禁忌,絕對不能一起服用,但其實這兩者完全可以一起服用。
葉黃素和β胡蘿蔔素,都屬於「類胡蘿蔔素」,根據目前研究的臨床試驗,只有當同時服用且攝入極為大量β胡蘿蔔素,才會影響葉黃素的吸收,正常情況並不會影響兩者的吸收
不論是保健食品或者天然蔬果中所含有的β-胡蘿蔔素及葉黃素的量都尚不足以造成兩者競爭吸收的疑慮,不需過度擔憂。
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許多葉黃素產品都還是會添加少量的β胡蘿蔔素,因為只要β胡蘿蔔素的劑量低於15mg,就不會於造成競爭吸收,反而對人體好處多多,功效更能提高

《迷思二》葉黃素要加玉米黃素?一定要10:2 ?

不完全正確❌
需要添加玉米黃素,但10:2不是最好的黃金比例。

10 : 1 : 1 才是新世代的黃金比例

獨特的消旋玉米黃素在食物來源中極為稀少,但其帶來的晶亮保護力是最高的。
實證葉黃素搭配上消旋玉米黃素8週,能大幅提升相關色素總量3.5倍。

*本圖表經過簡化設計,實際數據請參考文獻來源:Meagher, K., 2013

在2012的臨床研究中 (James Loughman., 2012) 也指出,食用含有三種型式 (葉黃素+玉米黃素+內消旋玉米黃素),比起食用僅有 (葉黃素+玉米黃素) 成效更高。

《迷思三》葉黃素吃了馬上有效果?

不會馬上有效果。


葉黃素具有累積性,口服約2週後,雖然血液中濃度明顯上升,但晶亮關鍵的重點位置濃度卻未顯著增加,必須至少連續補充2至4個月後,濃度才會有意義的增加。


簡單來說,葉黃素的保健效益不是立即性,不需要一次吃高劑量的葉黃素,並期待它有多好的效果;而是應該每日持續補充,連續2~4個月才會有效果。

 

《迷思四》葉黃素要搭配魚油複方嗎?

不一定需要,其實大部分不需要。

 

雖然魚油中含有Omega-3脂肪酸,的確能夠協同葉黃素達到更好的效果。
但是其實使用富含花青素的營養素,例如山桑子或者智利酒果會效益會更高。
除此之外,也能添加蝦紅素,幫助提升3C使用持久力。

 

考量到成本價格,其實市面上有添加魚油的葉黃素產品,都是使用品質次等、非超臨界萃取、EE或TG型態的魚油,若有想同時補充魚油的需求,強烈建議還是另外選購魚油來服用,效果會好非常多。

《迷思五》晚上吃葉黃素容易傷肝?

無稽之談。

 

多年前曾經有醫師提出這個說法,導致許多人對葉黃素有所誤解,但是這個觀點已經被推翻了。
雖然葉黃素的吸收代謝需要肝臟的幫忙,但不代表葉黃素是「會對肝臟產生負擔」的物質!一顆葉黃素膠囊也才0.5g,比較起來其實吃宵夜對身體的負擔還更大唷~

 

結語

 

看完了以上五個葉黃素的迷思,是不是和平常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有些不同呢?有沒有更了解葉黃素了?

如果您在生活中有遇到任何健康、飲食、保健食品、藥物、疾病等問題,歡迎隨時諮詢咖米專家,由國家合格認證的醫師、藥師、營養師替您服務,才不會在這個網路資訊亂竄的時代被誤導了唷~!

 

歡迎加入Kamee咖米官方WhatsApp@,由專業臨床醫學團隊為您隨時免費諮詢。

 

合法食品業者登錄:A-190451321-00000-3

商業註冊編號:90451321

本公司聘任立勤國際法律事務所 黄沛聲律師

聯絡我們
This product is not registered under the Pharmacy and Poisons Ordinance or the Chinese Medicine Ordinance. Any claim made for it has not been subject to evaluation for such registration. This product is not intended to diagnose, treat or prevent any disease. 此產品沒有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或《中醫藥條例》註冊。為此產品作出的任何聲稱亦沒有為進行該等註冊而接受評核。此產品並不供作診斷、治療或預防任何疾病之用。本網站所載之內容與資訊僅供香港地區消費者參考,並僅適用於香港地區及遵循本地相關規範。© 2024 咖米股份有限公司 Kame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